2020年7月28日,由高淳区人民政府主办,高淳区科学技术局、动脉网承办,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江苏省高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医疗器械创新高峰论坛”将于南京·高淳展开。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包洪新,高淳区领导刘伟、宋卫星及动脉网CEO刘辉光发表致辞,省市部门相关领导出席论坛。
本场论坛将以2020医疗器械创新生命力榜单的发布为契机,围绕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深度聚焦数字PCR、即时分子诊断等体外诊断热点话题,聚集国内外最为活跃的医疗器械创新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共同打造一场医械产业盛会。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包洪新先生
包洪新副秘书长在会上发表致辞,表达了对高淳的殷切期望,并邀请参会的医疗器械行业高端人才、企业家为高淳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创新献计献策,更多地关注高淳、支持高淳。
高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伟先生
刘区长表示,高淳将带着“学习之心、合作之诚、服务之责”,认真吸收论坛成果,加强对接合作,认真落实惠企政策,积极优化为企服务,努力把高淳建设成为政策最优、环境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高地。
会上,动脉网CEO刘辉光向大家介绍了动脉网,并表示动脉网将与高淳区加强后续合作,将动脉网的医疗产业传播研究、产业资源优势和高淳区政府载体资源、政策资源充分结合。
江苏高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宋卫星作高淳区投资环境及医疗器械产业园推介。宋常委表示,未来,高淳将全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的创业沃土。
广阔的发展空间,俱全的要素配套,务实的政策支持,活力的创业环境,高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医械企业的目光聚焦,一大批优质企业先后落地。本次活动现场,共计7个重点项目与高淳区进行签约。
项目签约仪式
关于医械未来和体外诊断,他们怎么看?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张元亭,《健康工程与智能医疗器械发展及应用》
未来的医学发展,将从现在的后期以治疗为主的传统医学变为以防为主,防治兼顾的未来医学。未来,需要通过超级融合,把无线穿戴及影像信息系统、移动和互联网等技术进行系统地融合,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医疗设备。
国家杰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暴宁钟,《穿戴式医疗器械及电子诊疗技术的发展》
医疗器械正在往高精度、高精准、微型化、无痛觉方向发展,纳米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总体来说,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高灵敏度生物纳米结构可以进行预防检测、疾病诊断、疾病筛查的工作,纳米机器人可也用于药物的精准释放等等。
NMPA医疗器械审评专家董延生,《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进展及展望》
董教授认为,重点加强注册管理制度的建设、持续地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实施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将会是接下来的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可以展望和期盼的要点。董延生教授还从医疗器械在研究前的毒理学或者安全性角度,对创新型的医疗器械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重视程度;整个研究的科学性;研究实施的规范性。
微软大中华区医疗事业部总经理何磊,《医疗器械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在人工智能的场景当中,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生态,医疗器械一定会融入现代体系当中去,混合现实现代技术来更好地实现支持发展。以微软自身而言,将结合现在的云计算能力,从精准治疗、赋能医务人员、提高效率和质量等几个方面助力整个医疗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健康医疗新科技及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田捷教授分享了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医疗器械,他认为精准手术和微创治疗提高了五年生存率。医疗器械的发展需要合作共赢,真正实现成功转化,才能真正让病人获益,产生经济效益。
国泰君安战略部董事吴汉靓,《从科创板&港股生物医药板谈医疗器械投资热点》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景气度高,但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高端器械以进口品牌为主,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会呈现出创新化、国产化、并购整合加强的趋势。
锐讯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雅琦,《数字PCR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开发》
数字PCR比RT-PCR灵敏度至少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在肿瘤、传染病、遗传病等方面,数字PCR应用较为广泛。王雅琦总认为数字PCR的发展趋势需要结合应用来看,对传染病领域来说,未来一体式、集成式和大通量的数字PCR在临床端是非常必要的。
奥然生物联合创始人杜正平,《即时分子诊断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加强上游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平台的开发需要在尊重同行企业的资产技术的前提下去发展自身自有的技术,注重长期的积累;第二个方面,人才是非常关键的;协同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类似于国内产学研的合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创新的关键点。
思维碰撞的火花,两场圆桌讨论为行业指明方向
圆桌讨论:后疫情时代下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赵祥伟:我们国内的技术相对国外来说,特别是在医疗器械领域,还是处在跟跑的阶段。从跟跑到并跑,甚至是领跑,对前端的创新,特别是技术原理的创新的要求非常高。产业需求引领、技术创新推动,再加上合适的工业化、商业化,以及金融资本的结合,是我们从高校,从科研院所,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
从我们目前国内的发展来看,您作为投资领域的专家对前端的投资有什么样的观点或者是认识?
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肖治:我个人的感觉是,包括科创板、创业板在内的国内资本市场不断放开,后端的项目其实越来越稀缺,做早期投资和做上市以后的投资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孙琦:早期的无论是新药还是器械,如果说技术是比较确定的,比如说新药上有些靶点比较确定,这种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倾向于孵化式的投资,让研发团队把时间精力完全聚焦在研发上。
信达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松:从国产产品的质量,包括说我们国产的基础的工业化领域,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最大的差别是药品的爆发性很强,这个赛道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贝登医疗创始人兼CEO丁海波: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里高速增长,整个医疗器械的产业,更多集中在研发、注册、生产和一些下游的消费环节,国内不管是投资界还是创业界,对医疗器械流通这个赛道的关注度不是特别高,我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一个巨大的瓶颈就是流通渠道落后、低效。
微软大中华区医疗事业部总经理何磊:用户对于产品的理解在发生变化,很多时候拜访医生谈的是算法,未来更多丰富的生态会通过软件和云计算深度结合在一起。中国国产替代的超越更多体现在数字化赋能、AI赋能。
圆桌讨论:体外诊断的技术突破与临床价值
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主任郭滟:以往我们理解病理诊断就是为临床的诊断服务,自从精准诊断被提出以后,病理诊断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对于肿瘤的治疗方面,免疫治疗方面的检测技术上是成熟的,如果在这些成熟技术基础上能够国产优先,形成一个技术的迭代,降低成本,会是很有前景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张钧:我们整个IVD行业,病理和诊断这两个并没有完全分开。从以国产代替进口角度讲,化学发光可能是最大的方向;从发展的角度讲,分子这一块,包括伴随诊断、免疫治疗,都发展得非常快,从这个角度讲这些都有非常多的机会。
赛诺特生物董事长齐华:最近几年医改波动很大,单纯做贸易的企业很难生存。国家要用有限的资金来维持全民的医保,必须要把中间环节压缩,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挑战。IVD的行业机遇还是很大的,在我们这个领域里大部分还是进口的,对我们这些做国产产品的是最大的机遇。虽然挑战在所难免,但是我觉得就IVD行业来说机遇还是大于挑战的。
唯公科技总经理李为公:创新其实有好几个维度,1968年做扩增的原理,再到后面液滴式的东西,这些是属于原理性的创新。而在如何让医生使用得更方便这一角度仍然有一些机会。如果企业要深耕这个领域,就是要解决痛点,实际上就是研究怎么样把医生的工作做得更简单。
常江生物创始人李钢:在大的医保控费的环境下,我们国产企业要做创新,是针对我们临床使用场景的创新,别人不能做的我们做了,别人能做的我们做得更好,或者更便宜。
4张2020医疗器械创新生命力榜单现场发布
活动当天,动脉网发布了2020医疗器械创新生命力榜单,精选化学发光、家用医疗设备、骨科植入、黑科技产品4大热门板块,最终遴选出40家2020医疗器械创新生命力企业。
颈部是人体比较重要得部位,进行什么样的锻炼要有选择性才行,一些比较危险的动作要尽量的去避免才行。锻炼颈部肌肉的动作要标准,当然也要坚持,因为锻炼颈部确实对身体有好处,起码能够缓解疲劳感觉,让颈部更加放松。